車輪蟲

車輪蟲屬原生動物門、纖毛蟲綱、緣毛目。種類繁多,構造為原蟲類寄生蟲中最複雜最特殊,體呈碟形或鐘形,大小約40~50μm,背面凸出,中間具開口形成胞咽;腹面內凹,形成複雜的附著器官,由三層同心圓排列的環狀物構成,內環由齒狀物構成,稱齒狀環或冠狀環,齒狀環的數目、大小、形狀因車輪蟲的種類而不同;第二層為帶狀環與齒狀環重疊,向外以放射線狀的線排列;外環邊緣由柔軟的薄膜構成,上有許多小纖毛,能擺動運動,運動時環狀物可轉動如車輪。故稱為車輪蟲。大核呈馬蹄形,小核形小呈圓形或卵圓形,位於大核的開口端。

寄生部位:鰓與體表

◎病因:

車輪蟲屬原生動物,纖毛蟲門、緣毛目、壼形科。常見的有車輪蟲(Trichodina)及小車輪蟲(Trichodinella),二者形態類似,蟲體呈鐘形或碟形,大小約15~150μm,以40~60μm最常見。蟲體上部隆起稱為口面,具一個反時鐘方向環繞的螺旋狀口溝,下接胞口,口溝兩側各具一排纖毛,形成口纖毛帶;蟲體下部內凹,稱反口面,環生一圈長纖毛,形成後纖毛帶,於後纖毛帶的上下緣各具一圈較短的上緣纖毛與下緣纖毛,某些種類於下緣纖毛之後尚有一圈透明的緣膜。正面觀蟲體呈圓形,可見同心圓排列的齒環及輻射環(帶環),大核一個常呈馬蹄形,運動時蟲體旋轉如車輪故稱車輪蟲。

車輪蟲的生殖主採縱二分裂法,亦可進行接合生殖,以20~28℃為最適宜溫度,在台灣全年皆可發生。以水中細菌、上皮細胞崩解碎屑等為食物;於水質不良,有機質過多的池塘量大量繁殖滋生,大量寄生魚體時,纖毛的運動會刺激上皮組織,造成杯狀細胞分泌大量粘液及上皮細胞增生壞死。

◎症狀:

1. 魚隻體表粘液分泌增加呈灰藍色白霧狀,魚隻食慾減退出現狂游不安,或於池底池壁磨擦魚體等症狀。嚴重時體表發表出血潰瘍及二次性病原的感染。

2. 鰓部嚴重寄生時,粘液分泌增加,鰓上皮細胞增生,鰓板粘著,妨礙水流的通過,影響氣體的交換功能,魚隻呼吸困難,漂浮於水面喘息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