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黴
原因:
白色的棉絮物,水黴菌所引發的水黴病是一種常見而且危害嚴重的水產動物疾病,分類屬於原生生物界的原生菌物 。水霉~黴菌~棉花病~白棉病~白毛病都是翻譯名稱而已,主要是換水不慎~PH振蕩過大!~或是水質不佳所產生,水質部分則包含黴菌,食物殘留物生菌所致,筆者經驗,【消】化系統強的水質環境不容易發生水黴,消化系統缺乏的水質環境特別容易發生。氣候變化時,不同嗜溫菌死亡更替,細菌屍體常常容易滋生水黴,所以季節變換尤其常見。
初期:
食量變小、縮鰭、躲邊邊角落、不太愛動、體色有點變暗、容易驚嚇等
中期:
背麟出現白棉塊狀、立麟。
末期::
1.呼吸開始急促容氧量不夠,此時最容易直接缺氧暴斃!!
2.背上白棉塊狀物更明顯,越來越多,立鱗、腐爛
3.魚隻呆滯向上浮,失去平衡能力,衰竭死亡。
預防:
預防傷口感染或繼發水黴病,可塗抹5%的高錳酸鉀或5%的食鹽水溶液或日本黃藥,換水不要過多過快,吃剩的食物要撈起來,【消】化系統要強。何謂【消】化菌? 其實是一種異營性細菌,不是一種菌,而是多樣細菌的總稱,為好氧性菌,能分解水中的有機物如殘留的飼料,死亡的生物等。在水黴病初期與中期,讓強【消】化菌對抗水黴菌,也可以自然制好水黴病,其中的原理為強菌產生的酵素排擠弱菌,導致弱菌無法繁殖、死亡、分解、消失。
那【硝化菌】呢?一樣嗎?其實不一樣,硝化菌是分解有機物以外的有毒物質跟臭味,但因為都是分解,都是讓水質變好,所以常被統稱一起。一般培菌盒第一層的過濾棉主要試過雜質,下面其他的濾材,像是生化棉、生化球、陶磁環……等等,才是硝化菌養成的溫床,只要表面細孔多,可以附著即可。
治療:
初期鹽浴改變水中滲透壓,讓魚減少對抗病菌靠自己免疫力好轉,水黴菌這種生物在淡水水域中廣泛存在,對溫度適應的範圍很廣, 5~26度都可以生長繁殖,所以必須升溫到33度,增加龍魚新陳代謝, 同時可以加點小蘇打。
中期藥浴:市售的水黴抑制劑或治療用藥幾乎都是孔雀石綠、次甲基藍 、紫藥水 、石碳酸、 硝酸銀等配方藥品,或一些抗生素,原理為殺菌,依照標定用量藥浴一天後換水1/3(因為已無消化作用,必須稀釋毒素),再加1/3藥量繼續三天,直到好轉後換新或清洗濾材(也可以另外準備治療缸,只有打氣跟外掛濾棉),不需要升溫,藥浴時濾材可以先拿出清洗,日曬甚至水煮。
餵食:治療其間缺少硝化菌,餵食反而增加龍魚負擔,一般龍魚一個月不進時也不會餓死,所以建議治療其間不要進食。
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