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缸需要底砂嗎?
影片內容節錄
大自然河流底部都有底沙,而底沙的沉積物可以成為細菌的食物,其中有枯草菌類和異營性的細菌,它們以底沙中的有機物為食,並加速分解成消化菌或大便菌,這些細菌的繁殖速率非常快,所以底沙可以幫助魚缸中的水質處理。
魚缸底砂分解有機物的異營性細菌,最下面的殘渣分解物會越堆越厚,內部有厭氧菌分解但速度慢,有助於水池穩定和形成空氣缸。水族箱有很多浮游微生物和有機物需要分解,異營性細菌是它們的主要分解者,因此底砂對於水族箱的穩定性和水質控制很重要。
我們可以把底砂的過濾功能應用在魚排泄物的處理上,讓它提早過濾掉一些殘渣,再進行氮循環的分解作用。底部過濾則是模仿地球的原理,將排泄物進行幹濕分離,再進入地層殼中進行氮循環和分解作用,將氨變成亞硝酸鹽,再轉化成硝酸鹽,這是一種礦化作用。因此,在一些魚缸中,若水面上出現結晶物體,表示硝酸鹽累積過多,水的pH值會變得比較酸,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嚴重。
底砂不需常清洗,要讓大便沉積且分區塊洗,因其擁有異營性細菌可分解有機物,避免水黴病。異營性細菌強的系統中沒有腐化的有機物,不需擔心水質問題。擁有底沙的魚缸更容易保持水質穩定。
介紹不同種類的魚缸底沙,包括金剛砂和細沙,它們的材質和特性都不同,有些可以幫助養成消化菌,有些則比較不易飄動。另外還有伊蘭莎等多種顏色的底沙可供選擇,大小也不同。
火山沙分為人工和天然,天然的品相較差但含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。火山石、火山砂是好的材料,但偏酸,可用於調整水中酸堿值。珊瑚骨(砂)常被用作培訓濾材,屬於鹼性濾材,由珊瑚和貝殼製成。貝殼沙可根據需要粗細分類。
陶瓷環做成沙粒狀的陶粒砂是一種建材,建築物的材質多種多樣,有人工的、天然的、合成的。魚缸、泥沙也是如此,材質取決於自然界的元素。
未來可能會開發更多種的底砂,但重點是要沉積有機物以讓細菌生長,其他材質只要不會產生毒素就可以。選擇材質時需先考慮需鹼性或酸性,或者是其他需求如魚類產卵或美觀等,每種材質都有簡介及特性,可透過網路查詢選擇合適的材質。玻璃砂是人工的碎屑,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顏色和大小,具有各種功能,並可讓消化菌附著。
海沙由生物骨骼、岩石和礦物質組成,而不只是純粹的珊瑚沙。海沙屋常含高離子鈉,因此鋼筋易生銹。不同地方的海沙成分也各有不同,但基本上用於魚缸就是當底沙、河床或產生細菌的地方。紅泥和黑泥則是水草專用,可以降低pH值並產生黑水效果,一般來自進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