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總論(過背金龍)

 

【培養】,顧名思義就是【怎麼養】。血統是王道,燈光、飼料、環境、水質同樣是王道。如何飼育才會養出一條好魚,讓他的本質發揮到極致,就像一個帥哥、美女,也要有正確的保養方式才能展現,否則在不對的環境,如何帥的起來、美的起來呢?魚跟人一樣,成年以前有培養,表現會比較漂亮,成年後再培養效果會比較差,畢竟是觀賞魚,筆者還是讚同成年以前進行適度的環境誘色及訓練(魚場用語)。

過背金龍遺傳基因影響表現甚大,比起溫度,水質,光線或食物都還要佔更重的比例。很多人主張蒙養,也就是封缸,除了預防下視性掉眼以外,顏色反應也比較均勻。燈照呢?有些龍魚休息時不動,兩側接受的燈光顏色就不同,所以加個衝浪讓魚遊動是有必要的。過背金龍的魅力就在於閃閃爍眼的金屬光芒,鱗片的金屬反光越強評價也就越高,淡色缸可以讓燈光的照明在水族箱內充足的反射,不管過背金龍游到那邊鱗片都能受到光照轉金,雖然白缸中對比不明顯,但將來成年後進到深色缸時看起來金質特重。

現在過背金龍的底色又被區分為藍底跟金底二種,其實通通都是藍底,只是品質表現差異跟在不同顏色缸內的不同表現而已。在產地,過背金龍從小就養在白桶內,沒光就是白白一條,有光就會上一層薄金,排數也會比較高,【金質就像人曬太陽一樣,曬一天要好多天才能白回來,所以從小曬到30公分的全金過背,要退金也須要一段時間,只要每天給予適當的光照就能維持,如果維持到大龍就不容易退了】而且大龍本身也已經到了表現年紀,加上成年後可塑性低,變化慢,到時再進黑缸看起來就是金條,因為黑缸視覺對比上讓金色感覺更金。

所謂的亮白和微黃是製作商依據差別色溫所製造出差別色調,用來差別場所應用的燈管。5500K~ 6500K色溫所產生的光照在純白紙張上為亮白型,而低於這個色溫的光偏黃,大概3200K左右,燭光的色溫更低所以更黃.一旦超過7000K以上,光感就會徐徐偏藍,色溫越高就越藍,但一樣平常燈管很少做到超過10000K以上。魚友們可以選擇雙燈管,一隻為白亮燈管,另一隻可用染色的藍燈管混用,使用水中燈側照可以增加金屬光澤,過背金龍側面的鱗片比背部更厚更耐照,側燈強一點無所謂(不過要注意側游畏光掉眼問題),背部太強k數則容易烤黑,至於如果可以日照,那是最好最自然了。

 

過背金龍的棲息地在馬來西亞的武吉美拉流域、亚罗彭素流域域(ALOR PONGSU)等,是在赤道稍上,屬於北半球領域。過背金龍魚很耐操水,常換水沒關係,濾材內的菌是附著於濾材上,不易洗除,水色要堅持清亮,最好每個星期換1/5的新水且加強硝化系統、益菌系統,自來水建議要過活性碳或獨立水槽曝氣,只要水質好光線夠,過背金龍的色澤就能表現。

 

挑魚要分原生系與改良系,培養則不一定,【兩種品系都可以選擇培養或不培養】。改良又分為純血改良與混血改良,純血改良其實也屬於原生。大部分的魚場,從小會把魚放在白桶白池內,上部兩旁T5給燈,慢慢讓有金頭基因的龍魚顯現,也必須透過這個方式才能誘出金頭,除非放棄金頭,否則【這是挑金頭的唯一方法】。自然燈光誘出的比例大約一成左右,小魚不管有無金頭,再進行【體型、鱗紋、色澤、框型、腹排】等篩選,進行單養(單叼),單養過程也會側燈一支、上部一支T5進行誘色,到店家或完家手上時,有些人會選擇【繼續照適量燈光】,有些人會選擇【黑缸不開燈】,這時後續的培養方式就會影響後續的發展表現。然而,要能夠進行培養的魚,本身的品質要夠,否則一切都是枉然。

 

過背金龍如果不培養,表現會較為粗曠,有些麟紋較均勻,有些不均勻,像水彩,有些麟片會有紋路,有些沒有,一般都是在黑缸環境中慢慢隨著年齡表現,這也是傳統原生過背的飼養方式。如果【燈光培養方式對原生系進行培養】,也一樣可以少數誘出金頭,麟片也會比較光澤,【這是過背金龍魚適應環境的自然變化】。所以【後端】的飼養過程會導致龍魚成年後的表現出現差異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